李硯耕,男,1944年6月出生于吉林省長春市。1967年畢業于甘肅工業大學液壓傳動專業。
1968年—1986年在中國天水風動工具廠、天水風動工具研究所,從事鑿巖機械設計研究工作,任主任設計師、工程師。
1986年調入中國地質大學任鑿巖機械研究所任所長。
1994以來擔任中國地質大學液壓控制高級工程師、教授、研究生導師。是中國工程爆破協會理事、全國鑿巖機械氣動工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。
1995年以來曾多次去俄羅斯,與俄羅斯工程院、托木斯克理工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和科學技術合作。并積極促進俄羅斯與武漢市政府在國際貿易、科學技術、教育等方面的合作。
2002年任武漢地大海卓流體控制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.本公司在李硯耕的領導下已成為國內唯一擁有完全知識產權,能完成研究、開發、制造液壓鑿巖機械系列產品的公司。
李硯耕教授主要從事液壓沖擊系統、材料力學等方面的研究。他在不斷消化吸收世界先進技術的同時,研究開發了適合中國國情的系列液壓鑿巖機械,關鍵技術性能指標達到或超過世界先進水平。主持設計并研制成功的重要成果有:
Y24、YGZ120、YZ170氣動鑿巖機;
DZYG38B、YYGJ145、DZYG22、DZYG28全液壓鑿巖機;
DZ10、CTGY12.3、CTG160、CLJY12.2全液壓掘進鉆車等產品。
獲獎項目:
YYG145型全液壓鑿巖機1984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;
DZYG38B全液壓鑿巖機,1990年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、1992年獲國家級新產品獎、1996年列為國家級火炬計劃、1998年列為“九五”武漢市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指南項目。
CLJY12.2全液壓掘進鉆車1997年獲國家級重點新產品獎。
2000年完成的用于VCR采礦法的CTQ160液壓鉆車達到世界先進樣機的同等水平。
2001年完成了DZ10全液壓鉆車兩臺滿足聯合國津巴韋丹德農田水利灌溉項目的使用。
與俄羅斯科學院院士、俄羅斯工程院院士、國家獎金獲得者阿列克·吉米特里耶維奇·阿里莫夫教授共同編譯了《礦山巷道鉆孔、采掘工程機械化》、《力脈沖系統》和《液壓鑿巖機回路》等著作、也在《鑿巖機械氣氣動工具》等雜志上發表過一系列的論文及譯文。